新聞訊息

打造2030臺東美景城鄉‧綠色珍珠鍊- 慢活森林公園邁向SDGs『健康福祉‧韌性保育‧多元夥伴‧永續城鄉』

臺東人口約50%居住於臺東市區,其都市內及周邊各種邊陲剩餘的土地,森林、農用、水岸、破碎的公園綠地、公共設施廢棄地,以及非傳統的綠地等環境,以Network(網絡)的模式,以自行車、人行步道作為串聯綠帶的工具,將各種小區塊與人文景觀一同包納,成為獨具特色的區域綠帶景觀。在民眾參與、互動、討論的過程中,人們從過去被動式的被啟發思考未來的生活環境,到積極思考怎麼去實行整體架構、建立新的生活環境與新生活價值,打造2030臺東美景城鄉行動計畫,透過營建署「城鎮風貌及創生環境營造」介面提供臺東市區一種讓生活回歸自然的新生活經驗。

支撐臺東市的綠色基盤如鯉魚山、太平溪、濱海公園、森林公園、四維路的水與綠,是臺東市區藍綠環境重要的基礎,但還有很多其他的綠,包括校園、水域、街道、農田、巨石廣場、停車場、私人空地等,更進一步看,史前館景觀花園、豐田公園、都市計畫迷你公園等就僅只是公園而已嗎?還是說公園能夠與附近有新的連結,綠必須賦予新的定義和想像。

 

- - - - - - - - - -

 

因城鄉發展思維變化與環境永續發展需求,在環境營造整體規劃上,也從基本的生活需求,逐漸納入生態、文化、遊憩及生產等多面向功能,經由點對點逐漸串聯成帶狀廊道,並進一步結合水岸綠帶環境與在地人文產業特色,發展成面狀生態圈與文化生活圈。在形塑城鄉新風貌,建構具「文化、綠意、美質」環境中,水岸環境同時具有營造生物棲地、文化產業、遊憩休閒及地景環境等多目標功能。因此,透過跨域資源整合,搭配地景環境及水質改善,打造三生(生活、生態、生產)相結合的永續環境,落實以生態為本,積極創造出永續、生態、景觀、城市競爭力。

 

創造綠色生活廊道

串連都市生態網絡

世代友善空間環境

漫遊慢活遊憩路網

區域地景生態恢復

歷史文化地景公園

 

- - - - - - - - - -

 

2030「臺東美景城鄉」(Taitung Green Living Corridor 2030)的整體構想為建構臺東市「綠色生活網絡系統」計畫,邁向永續生態城市發展的目標,以臺東市既有鯉魚山、太平溪、森林公園、田園等為核心,以及近年完成山海鐵馬道、自然軸帶、明日創生、兒童公園、迷你社區公園等為點狀基石,我們更歡迎也邀請台東縣民共同參與2030「臺東美景城鄉‧綠色珍珠鍊」的書寫,透過公民參與式規劃設計工作坊系列啟動,打造屬於台東縣民共同的未來公園,初步建議分四個階段行動:

- 第一階段108-109年 | 臺東之眼‧明日創生計畫(6ha)

- 第二階段110-111年 | 康樂站前巨石廣場與史前花園計畫(7ha)

- 第三階段112-113年 | 臺東森林公園改造計畫(8ha)(預計)

- 第四階段114-115年 | 四維綠廊與卑南體育園區(暫訂)

 

並以現況縣民日常生活、社區鄰里休憩、兒童友善環境、高齡健康福祉、觀光旅遊發展等條件,落實地方創生場域的城市典範行動,以追求本縣落實聯合國SDGs3,11,13,15,17等發展指標!

 

- - - - - - - - - -

 

2030「臺東美景城鄉‧綠色珍珠鍊」

 

康樂站前巨石廣場與史前花園計畫

 

 

臺東之眼‧明日創生計畫